作者:[[稻盛和夫]] ## 想法 这本书我没有读完。读了一半,我觉得就我目前的人生阅历而言,看这本书还是有些难懂。倒不是他说的话很晦涩,而是我觉得稻盛和夫的表达方式颇有“东方色彩”,即很多的道理并没有告诉你 “Why”,而只是告诉你了 “What”。“Why” 的部分你需要去自己悟。如果没有相应的人生体会,我觉得是很难悟出什么东西的。所以,以我现在的认知来看这本书,我会觉得他写的很空——这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觉得我很空。所以暂且先放下这本书,等有机会再回来看吧。 ## 摘录与笔记 # 前言 幸福“工作法” > 这样的人,我想问一句:难得来这世上走一回,你的人生真的有价值吗? #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 > **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这是我的观点。** - 把工作当成一种修行,我觉得这个和后面稻盛和夫提到的用人相关的内容其实是逻辑自洽的。也和 [[段永平]] 的 [[本分]] 思想其实是有很强的关联的。 > 他已70多岁,只有小学毕业,职业生涯一直就是修建神社。几十年间只从事这一项工作,又苦又累,不胜厌烦,有时也想辞职不干,但他还是承受和克服了这种种劳苦,勤奋工作,潜心钻研。在这样的过程中孕育了他厚重的人格,所以才能说出如此语重心长的人生体验。 # 工作造就人格 > 他们是人类的祖先,因为偷吃了上帝禁食的果实,被赶出伊甸乐园。原来在乐园里他们不需要劳动,但遭放逐后,为了得到食物,他们不得不怀着痛苦的心情开始劳作。 - 之前在欧洲玩的时候,很懊恼的一件事就是对基督教的不了解。这导致我在理解很多他们的文化的过程中有着很巨大的障碍。稻盛和夫的这个观点未必科学,但是我觉得是一种有意思的对这个世界的解读方式。所以,还是得找机会去读读《圣经》。 # “极度”认真地工作能扭转人生 > 当时,我还找不到一个必须辞职的充分理由,所以我决定:**先埋头工作。 不再发牢骚,不再说怪话,我把心思都集中到自己当前的本职工作中来,聚精会神,全力以赴。** 这时候我才开始发自内心并用格斗的气魄,以积极的态度认真面对自己的工作。 从此以后,我工作的认真程度,真的可以用“极度”二字来形容。 # 坚持“愚直地、认真地、诚实地”工作 > 人很容易骄傲自大,因为人是一种充满烦恼的动物。人若想要提升心志,重要的是要抑制自己的邪恶之心。 > “愚直地、认真地、专业地、诚实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长此以往,人就能很自然地抑制自身的欲望。此外,热衷于工作,还能镇住愤怒之心,也会无暇发牢骚,而且日复一日努力工作,还能一点一点提升自己的人格。 # 要每天反省 > 就这样自我诫勉,内心宣誓从明天起继续保持谦虚的态度,改正错误,重新开始。我从年轻时起就养成了这样反省的习惯。这种习惯起到了修正轨道的作用,使我至今的人生,没有脱轨,仍能勇往直前。 # “迷恋”工作 > 在创建京瓷以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星期日,有时我会邀请关系亲密的女孩去看电影,看完后送她回家。本来电车可以直达,但有几次我故意提议从前一站就下车,边走边聊,慢腾腾地走了很长的路才将她送回家。 # 感动给人注入新的动力 > 稻盛,说句失礼的话,值得男子汉兴奋得跳起来的事情,一生中也难有几回。但看你的样子,动不动就高兴得手舞足蹈,现在甚至叫我也要同你一起高兴,我是说你轻薄好呢,还是轻率好呢?总之,我的人生观与你不一样。 # “抱着产品 ” > 京瓷不具备制造这类产品的设备,也没掌握相关的技术。尽管如此,由于客户盛情难却,我无意中就说出了“行,能做”,把任务应承了下来。既然接了任务,就绝不能失信,无论如何必须把产品做出来。 > 但不管时代怎么进步,干活时自己手上沾泥带油这种方式,虽已不再流行,但若缺乏“抱着自己的产品一起睡”那样的爱情,在工作中,就无法从心底品尝到那种成功的欣慰,特别是向新的、艰难的课题发起挑战并战胜它们时。 # 勇于在“旋涡中心”工作 > 敢于说这样的话的人,不是为了装样子给别人看,而是真的热爱工作,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这种魄力。 # 首先“必须得想” > 大量降雨时,如果雨水全部流入河里,河水泛滥引发洪水,就会招致大灾。如果将河水存进水库,根据情况放流,那么就不仅能控制洪水泛滥,干旱时还可以防止河水断流。这样,雨水就得到了有效利用。所谓“水库式经营”就是将治水的方法应用于经营。 > 但是经营绝对要有余裕,你必须自己认真去想,认真去思考,这种思考是一切的开始。 # 当你竭尽全力时,神灵将会现身 > 与此相反,有人却认为:“坚持如此单调乏味的努力,简直就像傻瓜。在短暂的人生中,这么一味苦干的话,一定会落败于人;而寻找轻松巧妙的捷径快速取胜,才是明智的选择。”因此他们讨厌脚踏实地的努力。这样的人是无法取得事业成功的。 > 问题是:真的已经“尽人事”,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自己身体里的力量真的全部用尽了吗?你真的已经将自己的魂魄注入产品中,并且坚持不懈地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了吗? > 此时,我对员工们说:用百米赛的速度跑马拉松,大家都担心中途会有人落伍。但是,一旦跑起来以后,全力奔跑就成了我们的习惯。用最快的速度奔跑,我们居然真的坚持到了今天。 # 持续的力量能将“平凡”变为“非凡” > 他看上去毫不起眼,只是认认真真、孜孜不倦、持续努力地工作。但正是这种坚持,使他从“平凡”变成了“非凡”,这就是“持续的力量”,是踏实认真、不骄不躁、不懈努力的结果。 > 就是说,那些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才,正因为他们聪明,成长很快,或许就会认为眼前的工作太平凡,待在公司里大材小用了,于是不久就会辞职离去。所以,最终留在公司里的、有用的,恰是那些最初不被看好、头脑迟钝的人(用词可能不当)。 # 全力过好今天这一天 > 与其中途就要作废,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建立。这是我的观点。自京瓷创业以来,我只用心于建立一年的年度经营计划。3年、5年之后的事情,谁也无法准确预测,但是这一年的情况,应该大致能看清,不至于太离谱。 #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 相信能做,然后加紧努力,不久的将来就一定能做成。瞄准这个将来的目的地,倾注全部的力量和热情,好好干吧! # “已经不行了”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开始 > 不管什么项目,一旦开始,就一定要做到成功为止。这种执着的、强烈的信念,以及不达目的绝不歇手的“持续的力量”,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我坚信这一点。 > “在认为已经不行了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这一思想在京瓷已经深深扎根。